始終貫徹“綠色制造,科技生產”的企業理念,一直恪守“品質合作,客戶無憂”的服務宗旨
SHM型磨機是我廠廣泛吸收國外立磨先進技術,結合總結國內外立式磨機應用經驗的基礎上研制出的一種節能烘干兼粉磨設備。它既有德國萊歇磨可翻輥檢修的優點,又具有德國MPS磨輥套可翻面使用、壽命長的特點。集細碎、烘干、粉磨、選粉、輸送為一體,具有粉磨效率高、電耗低、烘干能力大、產品細度易于調節、工藝流程簡單、占地面積小、噪音低、無粉塵污染、磨耗低、檢修方便、運行可靠等優點。 我廠結合國內制粉行業標準,研制出SHMM系列、SHMK系列、SHCX系列、SHZS系列、SHMX等系列磨機產品及石灰石立磨。其中SHCX系列磨機生產的物料細度已達到1500目。廣泛用于碳酸鈣、方解石、白云石、滑石、崗石等的制粉系統中。SHZS系列制砂機已銷往臺灣、菲律賓、泰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和地區,受到國內、外客戶一致好評。
焦作神海SHCX系列細立磨是在立式磨粉機系列產品的研制基礎上,為了更高細度礦石物料的生產來研制的,它可以研磨的物料種類有很多種,其中像是方解石、重晶石、白云石、滑石以及本文介紹的石灰石等礦石物料都可以使用本產品來進行工業磨粉,因此它的在工業中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 SHCX系列細立磨可以用于較高礦石粉磨物料的磨粉生產,本產品可以把大塊礦石物料研磨得到的細度大小大致在400目到600目之間,而用戶想要得到具體的細度物料時,可以直接調節機器中的相關配件,以實現成品料細度的調節。 SHCX系列細立式磨粉機在石灰石磨粉中有著其他磨粉機產品所不具有的一些優勢,這些優勢主要有如下幾種: 首先,石灰石是工業用燃煤企業的脫硫劑生產的原料,而脫硫劑生產中,對石灰石粉末的細度要求不是很高,恰好在本磨粉機的細度范圍內; 其次,立磨是一種集礦石物料破碎、磨粉、分級輸送等為一體的設備,它在石灰石磨粉中,磨粉成本相對于其他磨粉機設備來說,成本比較低,因此更加適合國內的中小型礦石磨粉生產; 再次,本細立磨在石灰石磨粉中,整個系統采用的是負壓磨粉系統,而系統內部的負壓壓著粉末物料沿著固定的路線行走,從而有效避免了粉末物料的四散開來,保證了磨粉生產現場的清潔,避免了粉塵污染; 后,立磨相對于傳統的磨粉設備來說,它的能耗低、磨粉產量比較高、機器的故障率比較小、機器在磨粉生產后期的維修以及保養等的花費比較低,因此更加受用戶的歡迎。
0、引言 對于立磨來說,磨輥是立磨的心臟,而磨輥軸承則是磨輥的心臟,磨輥軸承的正常工作是立磨可靠運行的關鍵。磨輥軸承是在高溫、沖擊、重載、低速的復雜環境下運行的,磨輥外部還有高粉塵等更加惡劣的工況,如何在這種工況正確使用好磨輥軸承、延長其使用壽命一直是用戶及設計者所關注的問題。因此分析軸承在使用過程中的失效形式及如何避免顯得尤為重要。 1、磨輥軸承的失效形式及原因 1.1 接觸疲勞失效 軸承工作表面受到交變應力的作用而導致失效。 主要發生在軸承工作表面,往往伴隨著疲勞裂紋,這種失效形式先從接觸表面以下大交變切應力處產生,然后擴展到表面形成不同的剝落形狀。它的形成過程及后果是:點蝕―麻點剝落―淺層剝落―深層剝落。 1.2 磨損失效 軸承磨損失效是指表面之間的相對滑動摩擦導致其工作表面金屬不斷磨損而產生的失效。磨損失效按磨損形式通常可分為磨粒磨損和粘著磨損。磨粒磨損指軸承工作表面之間擠入外來堅硬粒子或硬質異物或金屬表面的磨屑且接觸表面相對滑動而引起的磨損。粘著磨損指由于摩擦表面的顯微凸起或異物使摩擦面受力不均,在潤滑條件嚴重惡化時,因局部摩擦生熱,易造成摩擦面局部變形和摩擦顯微焊合現象,嚴重時表面金屬可能局部熔化,接觸面上作用力將局部摩擦焊接點從基體上撕裂而變大塑性變形。 磨損失效發生時,首先在軸承的表面有持續的磨損,導致軸承零件逐漸損壞,進一步造成軸承尺寸精度喪失及其它相關問題。 它的形成過程及后果是:磨損―形狀變化―配合間隙變大及工作表面形貌變化―潤滑劑污染―潤滑功能完全喪失―軸承喪失旋轉精度乃至不能正常運轉。 1.3 斷裂失效 這種失效主要由兩大因素造成:過載和缺陷。當載荷超過強度**限時會發生過載斷裂。軸承零件的微裂紋、縮孔、氣泡、大塊外來雜物、過熱組織及局部燒傷等缺陷在沖擊過載或劇烈振動時也會在缺陷處引起斷裂。 1.4 軸承游隙變化失效 這種失效往往是由內、外在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這種失效發生時,首先是配合間隙改變,進而造成軸承精度降低,以致造成“咬死”現象。外在因素主要指過盈量過大、安裝不到位、溫升引起膨脹量、 瞬時過載等;內在因素主要有殘余奧氏體和殘余應力處于不穩定狀態等。 2、磨輥軸承壽命的影響因素 影響磨輥軸承壽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軸承本身情況、軸承使用情況、磨機的運行情況、軸承的存儲等等。 2.1 軸承本身情況 軸承的材料、熱處理工藝,以及其強度和耐磨性、表面結構、內部幾何構造等都會影響到軸承的使用壽命。對于使用者和設計者來說,應該了解軸承的工況及載荷狀態,在選用軸承時提供相關參數及工況,軸承的具體問題可由軸承廠家考慮。 2.2 軸承使用方面 軸承使用方面是用戶能主觀控制的方面,也是影響軸承壽命的關鍵,從安裝到具體操作以及維護保養的各個環節,都滲透著影響軸承壽命的因素。 安裝方面:磨輥軸承的安裝質量是影響其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很多磨輥軸承提前失效或損壞都與裝配不當有關。用戶在更換磨輥軸承時嚴格按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裝得過松或過緊都將造成磨輥軸承的提前損壞。 在具體安裝過程中首先要避免錘擊。軸承安裝要進行加熱,加熱時注意加熱位置及溫度的控制,要求油在冷態時同軸承一起加熱,溫度控制在100~110℃; 安裝完軸承后,要用煤油清洗;整個磨輥裝配后進行打壓試驗,試驗壓力為0.05MPa,保壓30分鐘。 使用方面:主要包括密封、潤滑及監測。 密封對軸承的工作壽命也有很大的影響。密封的作用是防止潤滑油從軸承向外泄漏,同時防止外界粉塵物進入軸承。在高粉塵的工作環境中,若大量微小硬質顆粒進入立磨磨輥軸承內部,將惡化軸承工作環境,降低潤滑效果,甚至在滾道面形成壓痕,引起點蝕甚至滾道面剝落,降低軸承的工作壽命。因此,選擇高可靠性的密封部件,對提高軸承工作壽命至關重要。 在高溫、沖擊、重載、低速的應用環境中,軸承的良好潤滑條件很難形成,惡劣的粉塵環境及沖擊更加惡化了潤滑狀況。實際應用結果表明,大多數的磨輥軸承損壞都是軸承潤滑不當的結果。 監測保護方面:密封壓力和軸承溫度要實時監測,控制邏輯及聯鎖不能隨便摘除,發現密封壓力及軸承溫度不正常時,要及時停磨,以防造成磨輥軸承的損壞。 2.3 磨機運行情況 磨機的振動會影響軸承的使用壽命,因此在磨機運行中減小振動,特別是水平振動,可為磨輥軸承的良好運行提供可靠地保障。MLS立磨的加載方式為壓力框架集中加載,隨著磨盤的轉動,在壓力框架處會產生一個水平的切向附加力,因此對于大型立磨,該處都加有緩沖裝置,緩沖裝置的有效工作是減小水平振動的關鍵。 2.4 軸承的儲存 軸承的不正確儲存也是影響其壽命的一個因素,如果軸承沒有水平放置,會影響其游隙精度;如果包裝不嚴密,遇到潮濕空氣會造成軸承工作表面銹蝕,進而產生微小麻坑,在運行時會產生應力集中點,進而造成失效,影響壽命。 3、 結語 作為磨輥的核心部件,避免磨輥軸承的失效、保證磨輥軸承的使用壽命,是磨機有效運行的關鍵。從磨輥軸承的選擇、安裝、使用、維護等各個環節,都隱藏著影響軸承壽命的因素,用戶一定要做好各環節的工作,才能保證磨輥軸承乃至整個生產線的正常運行。
一, 近來和別的立磨操作員交流時,發現都有立磨在平穩運轉時突然振動停磨現象。對當時設備進行檢查,并沒有問題,而當時系統參數也無大的變化。停磨后,發現磨盤上有一層較厚的粉料,那么為什么會有一層較厚的粉料,而磨又為什么突然震停呢? 二, 振磨原因分析雖然入磨物料粒度越小產量就越高,但對于立磨來說,要穩定運行還在磨輥和磨盤之間形成一定厚度的料層,以避免倆者接觸而產生磨損和振動。當入磨的粉料達到一定的比例時,由于粉料的流動性比塊狀料大的多,所以經過磨輥擠壓形成的料層較薄,這樣就**易產生振動。另外,外溢的粉料被噴口環的高速風帶起,經選粉后,只有小部分合格的細粉被選出,其余在磨內循環,這樣就使磨內循環粉料量加大,而且細粉顆粒之間又有相互吸附的趨勢,當循環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表現為入口負壓降低,出口負壓增高,磨內循環在逐步惡化,進出口壓差在增加,這時風量不足以浮起越聚越多的粉料時,就會突然大量落至磨盤上,造成料層細粉增多,輥子咬不住料層,磨輥產生滑移現象,壓迫料層,從而會劇烈振動導致停磨。而跳停前料層厚度無明顯變化,是因大量粉料在磨內處于懸浮循環狀態,而在跳磨前看似平穩運行,到磨跳停總共不到1分鐘時間,連調整的早間都沒有。而跳磨瞬間料層急劇變薄,是因為塌料后磨盤上粉料過多,磨輥無法咬住物料產生滑移壓破料層,而實際磨內物料已相當多,這與打開磨實際檢查相符,若這時用輔傳轉動磨就會發現料層較正常運行時厚許多.。三, 如何提前預防判斷 1. 料層雖無明顯變化,但磨入口負壓有降低趨勢,磨機進出口壓差在增加,振動值也略有增加。還有就是在別的條件未變化情況下(比如立磨所有風門和增濕塔出口溫度,和入磨物料未變化的情況下)磨出口溫度在逐漸降低,說明磨內懸浮料在增加,如不及時加以調整,懸浮料會越聚越多,必然會造成塌料停磨。這時可適當 降低分離器轉速,及時釋放部分懸浮粉料,并適當減產,待控制的各參數恢復正常后,方可恢復正常操作。 2. 當物料發生變化時(比如現在提倡循環經濟,廢渣利用,不少廠家用各種工業廢渣,硅石,黃沙,砂巖,硫鐵渣等來代替粘土),這些物料比起標準的三組分石灰石,黏土,鐵質校正料相比,易磨性差,在磨里不易磨成成品,等磨到一定程度時,這些物料始終在磨內處于循環懸浮狀態,落不到磨床上而繼續被粉磨,也未達到成品細度而無法出磨,會越聚越多到磨內風不足以托浮起時就會集中落下,在這種情況下,要改變以往的一些控制方法和參數,具體方法:適當降低入磨負壓,目的是使未達到成品細度而出不了磨的懸浮料能夠重新落回到磨盤上粉磨,適當降低料層厚度,提高研磨效率,研磨壓力不應降低,這樣有利于把這些易磨性差的物料,迅速磨成合格細粉而抽出磨外。 3. 為了提高立磨產量,可適當摻入一定量的粉狀料,但一定要摻合均勻,不致于造成粉料集中進磨,使磨振動跳停。并且只能摻入適當比例,應和塊狀料有一定粒度級配。而不是越多越好。總之,立磨入磨粉料比例過多,可造成磨機突然振動停機。在操作過程中當參數發生變化時,要及時判斷并加以調整,避免造成頻繁跳停,不僅對設備造成了損害,而且頻繁啟動還增加了電耗。
SHM立磨是利用料床粉碎原理進行粉磨物料的一種研磨機械。現已被廣泛應用于水泥、煤炭、電力等行業。SHM立磨是一種全風掃式磨機,入磨物料經過擠壓,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甩下盤邊沉落到噴口環處,靠該處的高速風將其吹起、吹散,金屬、重礦石將沉降到噴口環下排出。細粉帶到立磨上部,經分離器分選,成品隨同氣體進入收塵器收集起來,粗粉又循環回來。粗粉、粗顆粒被拋起,隨著風速的降低,使其失去依托,沉降到盤面上,靠離心力進入壓磨軌道進行新一輪的循環。在多次循環中,顆粒與氣體之間傳熱使水分蒸發。因此,SHM立磨集物料的粉磨、輸送、選粉、烘干以及分離金屬塊和重礦石等諸多優點于一身。正常條件下,只要通過短期的工藝調試,立磨都能平穩運轉。但是,如何優化工藝參數保證質量、確保、提高產量、降低能耗、提高運轉率、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是立磨的管理和操作的中心問題。下面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簡要的探討。1、磨內通風及進出口溫度控制 1.1、入磨風的來源及匹配 入磨熱風大多采用回轉窯系統的廢氣,也有的工藝系統采用熱風爐提供熱風,為了調節風溫和節約能源,在入磨前還可兌入冷風和循環風。 采用熱風爐供給熱風的工藝系統,為了節約能源,視物料含水情況可兌入20%~50%的循環風。而采用預分解窯廢氣作熱風源的系統,希望廢氣能全部入磨利用。若有余量則可通過管道將廢氣直接排入收塵器。如果廢氣全部入磨仍不夠,可根據入磨廢氣的溫度情況,確定兌入部分冷風或循環風。1.2、風量、風速及風溫的控制(1)風量的選定原則出磨氣體中含塵(成品)濃度應在550~750g/m3之間,一般應低于700g/m3;出磨管道風速一般要>20m/s,并避免水平布置;噴口環處的風速標準為60m/s,大波動范圍為70%~105%; 當物料易磨性不好,磨機產量低,往往需選用大一個型號的立磨。相比條件下,在出口風量合適時,噴口環風速較低,應按需要用鐵板擋上磨輥后噴口環的孔,減少通風面積,增加風速。擋多少個孔,要通過風平衡計算確定;允許按立磨的具體情況在70%~105%范圍內調整風量,但窯磨串聯的系統應不影響窯的煙氣排放。(2)風溫的控制原則 生料磨出磨風溫不允許超過100℃。否則軟連接要受損失,旋風筒分格輪可能膨脹卡停;煤磨出磨風溫視煤質情況而定,揮發分高的,則出磨風溫要低些,反之可以高些。一般應控制在90℃以下,以免系統燃燒、爆炸等現象的發生。在用熱風爐供熱風的系統,只要出磨物料的水分滿足要求,入收塵器風溫高于16℃以上,可以適當降低入、出口風溫,以節約能源。 烘磨時入口風溫不能超過200℃,以免使磨輥內潤滑油變質。1.3、防止系統漏風 系統漏風是指立磨本體及出磨管道、收塵器等處的漏風。在總風量不變的情況下,系統漏風會使噴口環處的風速降低,造成吐渣嚴重。由于出口風速的降低,使成品的排出量少,循環負荷增加,壓差升高。由于惡性循環,總風量減少,易造成飽磨,振動停車。還會使磨內輸送能力不足而降低產量。另外,還可降低入收塵器的風溫,易出現結露。如果為了保持噴口環處的風速,而增加通風量,這將會加重風機和收塵的負荷,浪費能源。同時也受風機能力和收塵器能力。因此系統漏風百害而無一利,是在克服之列SHM立磨要求系統漏風<4%,根據我們的國情,應按漏風<15%作風路設計,因此系統漏風量一定不能>15%。2、幾種參數的選擇 2.1、關于拉緊力的選擇 立磨的研磨力主要來源于液壓拉緊裝置。通常狀況下,拉緊壓力的選用和物料特性及磨盤料層厚度有關,因為立磨是料床粉碎,擠壓力通過顆粒間互相傳遞,當超過物料的強度時被擠壓破碎,擠壓力越大,破碎程度越高,因此,越堅硬的物料所需拉緊力越高;同理,料層越厚所需的拉緊力也越大。否則,效果不好。對于易碎性好的物料,拉緊力過大是一種浪費,在料層薄的情況下,還往往造成振動,而易碎性差的物料,所需拉緊力大,料層偏薄會取得更好的粉碎效果。拉緊力選擇的另一個重要依據為磨機主電機電流。正常工況下不允許超過額定電流,否則應調低拉緊力。2.2 關于分離器轉速的選擇影響產品細度的主要因素是分離器的轉速和該處的風速。在分離器轉速不變時,風速越大,產品細度越粗,而風速不變時,分離器轉速越快,產品顆粒在該處獲得的離心力越大,能通過的顆粒直徑越小,產品細度越細。通常狀況下,出磨風量是穩定的,該處的風速也變化不大。因此控制分離器轉速是控制產品細度的主要手段。立磨產品粒度是較均齊的,應控制合理的范圍,一般0.08mm篩篩余控制在12%左右可滿足回轉窯對生料、煤粉細度的要求,過細不僅降低了產量,浪費了能源,而且提高了磨內的循環負荷,造成壓差不好控制。 3樓 正常工況磨床壓差應是穩定的,這標志著入磨物料量和出磨物料量達到了動態平衡,循環負荷穩定。一旦這個平衡被破壞,循環負荷發生變化,壓差將隨之變化。如果壓差的變化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必然會給運行過程帶來不良后果,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壓差降低表明入磨物料量少于出磨物料量,循環負荷降低,料床厚度逐漸變薄,薄到**限時會發生振動而停磨。(2)壓差不斷增高表明入磨物料量大于出磨物料量,循環負荷不斷增加,終會導致料床不穩定或吐渣嚴重,造成飽磨而振動停車。 壓差增高的原因是入磨物料量大于出磨物料量,一般不是因為無節制的加料而造成的,而是因為各個工藝環節不合理,造成出磨物料量減少。出磨物料應是細度合格的產品。如果料床粉碎效果差,必然會造成出磨物料量減少,循環量增多;如果粉碎效果很好,但選粉效率低,也同樣會造成出磨物料減少。影響粉碎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幾項:(1)液壓拉緊裝置的拉緊力 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液壓拉緊裝置的拉緊力越大,作用于料床上物料的正壓力越大,粉碎效果就越好。但拉緊力過高會增加引起振動的幾率,電機電流也會相應增加。因此操作人員要根據物料的易磨性、產量和細度指標,以及料床形成情況和控制厚度及振動情況等統籌考慮拉緊力的設定值。(2)料床厚度 在拉緊力已定的前提下,不同的料床厚度,承受這已定的壓力效果也就不同。尤其是易碎性不同的物料,其要求的破壞應力不一樣,因此料床厚度的佳值也不一樣。(3)磨盤和磨輥的擠壓工作面 在生產過程中,伴隨著磨盤、磨輥的磨損,粉碎效果會下降,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盤與輥之間的擠壓工作面凸凹不平時,將會出現局部過粉碎、局部擠壓力不夠的現象,造成粉碎效果差。因此磨盤和磨輥襯板時好一起更換,否則會降低粉碎效果。(4)物料的易碎性 物料的易碎性對于粉碎效果影響很大,立磨選型設計都是根據所用原料的試驗數據和產量要求而確定規格型號。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同一臺磨使用于不同礦山、不同易碎性的原料時,要注意及時調節有關參數以免造成壓差變動。分離效果是影響循環負荷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指把已符合細度要求的物料,及時地分離排出磨外這項工作完成的情況。分離效果取決于由分離器轉速和磨內風速所構成的流體流場。通常狀況下,分離器轉速提高,出磨產品變細,而在分離器轉速已定的情況下。磨內風速提高,出磨產品變粗。一般這兩項參數是穩定平衡的。4、立磨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及影響因素 立磨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有產量、電耗、化學成分合格率、產品細度、水分等。(1)影響產品細度的主要因素就是分離器轉速和該處風速,一般風速不能任意調整,因此調整分離器轉速為產品細度控制的主要手段,分離器是變頻無級調速,轉速越高,產品細度越細。立磨的產品細度是很均齊的,但不能過細,應控制在要求范圍內,理想的細度應為9%~12%(0.08mm篩)。產品太細,既不易操作又造成浪費。(2)影響產品水分的因素一個是入磨風溫,一個是風量。風量基本恒定,不應隨意變化。因此入磨風溫就決定了物料出磨水分。在北方,為防均化庫在冬季出現問題,一般出磨物料水分應在0.5%以下,不應超過0.7%。(3)影響磨機產量的因素除物料本身的性能外,主要是拉緊壓力、料層厚度的合理配合。拉緊壓力越高,研磨能力越大,料層越薄,粉磨效果越好。但要在平穩運行的前提下追求產量,否則事與愿違。當然磨內的通風量應滿足要求。(4)產品的電耗是和磨機產量緊密相關的。產量越高,單位電耗越低。另外與合理用風有關,產量較低,用風量很大,勢必增加風機的耗電量,因此通風量要合理調節,在滿足噴口環風速和出磨風量含塵濃度的前提下,不應使用過大的風量。
中速磨粉機工作原理:通過減速機帶動主軸及各層轉盤旋轉,轉盤通過柱銷帶動幾十個環輥在磨環滾道內滾動并旋轉。物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散向圓周邊,并落入磨環的滾道內被環輥沖壓、滾碾、研磨而粉碎,然后進入選粉機內旋轉的蝸輪所產生的蝸流使粗顆粒物料回落重磨,細粉則隨氣流進入旋風集粉器并由其下部的卸料閥排出即為成品,而帶有少量細粉塵的氣流則經過脈沖除塵器凈化后通過風機及消聲器排出。 立式輥磨煤機的工作原理:電動機通過減速機帶動磨盤轉動,物料從進料口落在磨盤,同時熱風從進風口進入磨內,在離心力作用下,物料向磨盤邊緣移動,經過磨盤上的環行槽時受到磨輥的加壓碾壓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在磨盤邊緣被風環處高速氣流帶起,大顆粒直接落到磨盤上重新粉磨,氣流中的物料經過分離器時,在旋轉轉子的作用下,粗粉落在磨盤上重新粉磨,合格細粉隨氣流一起出磨,在收塵器中收集,即為成品。